全市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抗旱
為莊稼“解渴” 助穩產豐收
8月以來,我市持續出現35℃及以上高溫天氣,不少地區存在不同程度旱情,農作物生長面臨一定“烤”驗。針對高溫天氣,全市各地積極開展抗旱,確保農業穩產豐收。
宜秀區白澤湖鄉獨秀社區挖機疏通溝渠現場
持續高溫 “烤”驗農業
8月26日,宿松縣左壩鄉種植戶程銀龍的稻田里,水泵不停地從龍感湖抽水輸送到受旱農田?!?00多畝水稻處于揚花抽穗期,最怕高溫干旱,田里沒水,稻谷就容易空殼、籽粒少,收成可能打折扣?!背蹄y龍說。
目前,該鄉已啟用固定提水站35座、流動抗旱泵86臺套,疏通灌溉溝渠1000余米,利用深井22口,有效緩解部分區域水稻缺水問題。
持續高溫少雨天氣造成宜秀區白澤湖鄉獨秀社區3000余畝稻田受旱。為做好抗旱保收工作,社區兩委籌集資金開挖水井?!案兄x社區和鄉政府幫忙疏通溝渠,不然水稻都干死了?!闭驹趧偸柰ǖ乃?,看著水流向稻田,種糧大戶陶成難掩激動。
“我們共投入泵站等設備14臺,新增水井12口,3000畝農田均已得到有效澆灌?!豹毿闵鐓^黨委書記章洪陽說,農田距石塘湖、破罡湖等河湖水系距離較遠,不方便直接抽水,目前主要通過打井取水灌溉。
目前,白澤湖鄉共投入泵站等設備120余臺,新增水井近30口,近1.4萬畝農田得到有效澆灌。
科學指導 精準助農
面對高溫,各地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抗旱技術指導工作。
在大觀區海口鎮興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水稻示范基地,農技人員查看土壤和農作物生長狀況,與合作社負責人交流后建議,對處在孕穗期的視苗情普遍追施1~2次穗粒肥,對處在抽穗揚花的及時噴施葉面肥2次,增強植株抗性,促進籽粒灌漿。
8月25日,在望江縣雷池鎮雷江村一家庭農場里,農技人員引導農戶主動抗旱、開展生產自救,全力降低高溫熱害對農作物的影響。
連日來,望江縣雷池鎮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指導農戶科學應對。針對不同田塊水稻的具體長勢,制定個性化、科學的水肥管理方案。此外,指導農戶科學除草,優化作物生長環境。目前,全鎮5萬畝水稻、3萬畝大豆、8000畝棉花長勢良好。
“秋糧不到手,田管不放松?!蹦壳叭?000余名農技人員奮戰一線,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全力提升農業抗旱能力。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專家鄭本一建議,針對高溫,要加強病蟲危害監測防控,加強病蟲情預測預報,結合“一噴多促”,強化抽穗期前后病蟲的有效防治。
科學調水 保障灌溉
面對持續晴熱高溫天氣,望江縣科學引水調水,調度寶塔河沿線閘站,調泊湖水濟武昌湖,開啟“引湖濟湖”,補充內部蓄水;發揮花涼亭灌區抗旱主戰場作用,累計實現供水1100萬立方米,同時對各鄉鎮73口機電深井進行全面檢修、維護、洗井,明確專人保養管護,確保正常運行;開展人工增雨作業5次,有效補充了塘堰庫水量。
宿松縣一批新建水利灌區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其中,釣魚臺水庫灌區河道內水流奔涌,不斷向田間送水。面對旱情,灌區管理部門快速響應,通過科學制定供水方案、精準調度水資源,讓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桐城市牯牛背水庫管理處依托監測設備實時掌握水位、蓄水量等關鍵數據,同時與相關部門緊密聯動,精準預測天氣趨勢,為水資源科學調度提供有力依據,全力保障城鄉供水安全。
面對高溫天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印發水稻高溫熱害防控技術意見,建議對處于抽穗揚花期和孕穗期的一季中稻,如遇持續超過35℃的高溫,田間務必保持8~10厘米水層,以水調溫,降低穗層溫度,有條件的實現日灌夜排或長流水,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溫危害。對處于分蘗至拔節期的雙季晚稻和處于灌漿結實期的中稻,田間灌水2~4厘米,干濕交替灌溉,通過植株蒸騰進行生理降溫。再生稻頭季收割后要及時灌“跑馬水”,保持田間土壤濕潤,防止稻樁因高溫脫水而萎縮,影響腋芽的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