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創新基因 唱響創新立市的時代強音
——“答好‘創新之問’安慶在行動”系列評論之一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創新,對安徽科技創新寄予很高的期望,每次考察安徽必看創新、必講創新,要求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在決戰決勝“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的關鍵時刻,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在全省季度工作會議上提出7個方面47個“創新之問”。這不僅提出了新時代安徽發展的關鍵命題,也是安慶必須答好的重要考卷。
創新一直是安慶的鮮明特色。千年宜城的創新思維從未中斷過,其在發展過程中早已將創新基因融入血脈,刻入骨髓,取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比如安慶是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之一,諸多“第一”都誕生于安慶。改革開放初期,“孫超現象”連同安慶的“窗口經濟”風靡一時。安慶以“先行者”的姿態和“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書寫了一段段動人的創新篇章。
邁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安慶正在努力傳承這份創新基因,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從“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的路徑創新到布局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等產業創新,從推動林長制改革的制度創新到“六尺巷工作法”的治理創新,從“黃鋪經驗”的鄉村建設創新到市級融媒體改革的媒體融合創新,安慶正積極建設更高水平的創新型城市,為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賦能增效。發展之路絕非坦途,安慶正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區域競爭日趨激烈。要想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實現“進百強、上臺階”目標,安慶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思變,需要以創新開路、靠創新破局。
創新是安慶破解發展瓶頸的黃金鑰匙。我們曾依靠資源、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投入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但同時,也因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等制約了發展向更高層次邁進。在此背景下,唯有通過科技創新培育新經濟業態、制度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理念創新激活人才隊伍,才能打破發展桎梏。
創新是安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產性服務業為代表的新服務,以及以全球化和數字化為代表的新業態,形成的聚合體就是新質生產力。對于安慶來說,助力傳統產業煥新提能、推動新興產業聚鏈成群、賦能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唯有通過深化深層次改革激活創新這個城市基因并一以貫之。
創新是安慶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戰略支點。區域競爭的本質是創新能力的競爭。未來城市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要應對挑戰,在區域競爭中不落人后,必須依靠創新。安慶與先發地區相比,創新基礎相對薄弱,創新資源相對匱乏。因此,我們不能“邯鄲學步”,而是要在思路上創新,走差異化發展之路。
創新是安慶提升為民服務效能的必由之路。發展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要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于安慶而言,提升為民服務效能,需要讓創新貫穿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通過科技創新打造智慧宜居的城市,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和獲得感,通過制度與治理創新打造“幸福共同體”,確保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安慶的未來在于創新。抓住創新,就抓住了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我們需要以敢為人先的銳氣、永不懈怠的狀態,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全方位植入城市內核,唱響創新立市的時代強音,奮力譜寫安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