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6年初安慶立體地圖上線
實景三維項目“復刻”一座城
將安慶的山川河流、道路建筑等“搬進”數字世界?8月29日,安慶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副院長楊新成,打開電腦中正在搭建的“實景三維安慶”模型,記者能夠清楚地看到宜秀區多棟建筑物的紋理。目前,安慶市實景三維建設項目有序推進,預計2026年初建成覆蓋全市范圍的立體“安慶地圖”。
“看,這是政府大樓、這是主干道、這是路燈,和實景是一樣的吧!”楊新成向記者展示著安慶實景三維模型(部分)——只需輕輕拖動點擊鼠標,三維立體的安慶城市景觀(部分)便能巨細無遺地呈現在眼前,“目前,我們一邊采集數據,一邊制作模型,建成后每個地物要素的位置、高度、面積都可以被精確測量,并可進行分析使用。”
作為落實“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戰略布局的關鍵舉措,我市于今年7月份全面啟動“實景三維安慶”項目建設,致力于將安慶的大山大河、立體城市“復刻”到數字空間,實現全市基礎地理信息由二維向三維跨越升級,為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生活和生態文明等提供統一、立體、智能的時空信息底座。
什么是實景三維技術?據楊新成介紹,簡單來說就是運用遙感、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感知等現代技術,在虛擬的數字世界中,創建出與現實場景幾乎一模一樣的三維模型,從而為智慧城市建設、城市精細化管理、應急救援等各項工作提供三維空間底圖,實現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的實時互聯互通、在線治理。
實景三維又該如何打造?目前實景三維建設主要采用傾斜攝影測量技術航拍完成,通過在飛行平臺上搭載單個1.5億像素的五鏡頭傾斜航攝儀,同時從垂直、傾斜等不同角度采集影像,獲取地面物體更為完整準確的信息。獲取影像后,再通過龐大的算力服務器將二維的影像處理成實景三維模型。
“實景三維安慶”項目啟動以來,項目團隊利用無人機、車載激光雷達等新型設備,對安慶城區實施厘米級高精度掃描,確保數據采集精準。同時,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和三維融合平臺,將國土調查數據、不動產數據與實時航測數據深度融合,實現數據處理完整,并加強對長江岸線、生態保護區等區域的動態監測,為國土空間變化分析提供強有力支撐。
據楊新成介紹,在“實景三維安慶”模型中,全市范圍將按照“地形級”1.5米精度“復刻”進電腦,其中主城區的精度將優于0.05米,十分高清。乍一看上去,清晰的場景畫面和航拍視頻無異。但實際上實景三維畫面是由無數個細小的帶三維坐標的數據點構成,可以實現精細化量測,同時可以被計算機智能化解讀,這是傳統的二維地圖所不具備的。
在數字世界里“平地起高樓”的背后,需要海量數據的支撐。根據估算,要制作高分辨率的實景三維圖像,每10平方千米區域需要拍攝近4萬張照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已采集65萬個影像。
實景三維有什么用?“實景三維模型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比如在城市規劃方面,重大項目規劃方案論證可在實景三維場景下展開,通過真實、全方位的分析模型,幫助專家和決策者們更客觀、精準地遴選最佳方案;基于實景三維真實、精準、立體全覆蓋的優勢,城市管理等可實現在電腦前開展巡查,更快速、全面地發現隱藏于城市各個角落的私搭亂建、亂堆亂放等問題。”楊新成說。
此外,實景三維還可以廣泛應用于森林防火、城市防汛、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等場景。尤其在眼下火熱的低空經濟領域,實景三維可為相關工作開展提供精準“數字底座”。比如,在無人機航線規劃方面,通過三維模型能預先模擬飛行路徑,避開障礙物,優化飛行效率,極大降低空中交通沖突的風險等等。
可以說,實景三維、空間地理數據與城市運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基于龐大的信息支撐,“實景三維安慶”的建設將創造出許多極具未來感的圖景,全面賦能安慶智慧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