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及未來交通趨勢的問題上,沈暉提出汽車科技將集中體現在新興動力來源和汽車硬件本身的軟件化。對于汽車產業他認為真正能規模化量產的智能電動汽車目前全球還沒有出現,這是中國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機遇。沈暉表示,“全球各大企業都看好中國這片沃土,但最了解中國用戶的一定是中國企業,最終受益的一定是中國本土創新公司。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將科技普惠于民、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內贏得市場至關重要。”
對于威馬汽車首款量產產品EX5,沈暉表示威馬汽車將全力達成年銷10萬臺的規模化目標,并認為對于汽車這個講究規模的行業來說,這是必須達到的分數線。關于EX5的價格和配置,威馬汽車將會于4月20日北京車展前公布。
關于威馬汽車的定位和布局,沈暉在論壇中提到除了深耕國內市場,也將推動中國的新能源電動車技術和模式在海外落地。“目前有許多‘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在和我們聯絡,希望能引入來自中國的先進電動車技術,未來,我們也將以開放的心態,與沿線國家及企業充分交流、共謀發展。“沈暉表示,威馬汽車要做平臺型的出行服務公司借助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為用戶提供更高效的出行服務。
沈暉認為年輕用戶的需求已經不再是產品本身,更多的是服務,所有權不重要,使用權更重要。威馬汽車也將會圍繞用戶對產品及業務形態的創新需求,帶來線上線下結合的汽車新零售業態。
如今,“雙積分”政策正式“駕到”,車企為應對政策,想盡各種辦法,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加碼新能源汽車投入、頻繁“聯姻”結對、尋求合資、實現入股……
今年初,工信部曾召集十余家單位,討論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的標準制定。3月底,工信部拿出了《2018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和《2018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
今年初,工信部曾召集十余家單位,討論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的標準制定。3月底,工信部拿出了《2018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和《2018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
日前,有傳聞稱,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提前退坡,且退坡幅度較大。消息一傳出,便引起行業極大反響,甚至引發資本市場新能源汽車板塊股價集體下跌。如果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