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產品負責人Silke Bagschik表示:“通過在ID.車型的內飾中大量使用再生材料和非動物皮制品,我們不僅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環(huán)保屬性,也同時滿足了用戶對于內飾觸感和耐久性的高要求。用戶的反饋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未來繼續(xù)使用可持續(xù)材料的決心。”
ID. Buzz率先使用創(chuàng)新的再生材料。大眾汽車在ID. Buzz內飾中使用大量新材料,ID.家族其他車型也將逐步采用。例如,ID. Buzz內飾大量使用由海洋塑料廢棄物或廢舊PET瓶(63個500毫升容量的塑料瓶)制成的替代材料,座椅面料則首次使用Seaqual® Yarn再生聚酯紗線,其由10%海洋廢棄物和90%再生滌綸紗線制成,相較于傳統(tǒng)面料,這種材料在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32%。座椅覆面還采用ArtVelours Eco®材料,該材料的71%由可回收物制成。ID. Buzz的內飾車頂和地板覆蓋物也全部由可再生聚酯制成,地毯絕緣層亦使用回收的塑料品制成,車底護板和輪罩內板也使用了再生材料。
此外,考慮到鍍鉻工藝對環(huán)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大眾汽車將停止在ID. Buzz的車門飾件、儀表板、方向盤上使用鍍鉻材料,而是用含生物基粘合劑的仿鉻涂料予以替代。目前,ID. Buzz使用的創(chuàng)新再生材料也將被用于ID.3、ID.4、ID.5和ID.7之上。
再生材料是具有高價值感的替代材料。其是把使用過的材料加工處理后再用于新產品的材料,比如廢舊PET瓶和舊漁網(wǎng)等塑料廢棄物被加工成塑料顆粒后即可循環(huán)利用。大眾汽車根據(jù)生產要求選擇部分使用或完全使用再生材料來生產車輛零部件,就內飾而言,再生材料的外觀、觸感、耐久性和使用壽命必須始終與傳統(tǒng)材料相同。
大眾汽車正在踐行Way to ZERO戰(zhàn)略。至2030年,大眾汽車目標將單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0%,并最遲將在2050年實現(xiàn)碳中和。為實現(xiàn)這些目標,大眾汽車對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進行了分析和優(yōu)化:從基礎研究、到開發(fā)和生產,再到產品生命周期結束回收,并全力實現(xiàn)所有已使用原材料的閉環(huán)回收處理。
1 ID.7:車型尚未發(fā)售
2 ID. Buzz Pro:百公里綜合耗電量21.7-20.6千瓦時;二氧化碳排放量:0克/公里。車輛的耗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為WLTP(非NEDC)數(shù)據(jù)。
3 ID.4 GTX:百公里綜合耗電量17.6-17.7千瓦時;二氧化碳排放量:0克/公里。車輛的耗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為WLTP(非NEDC)數(shù)據(jù)。
4 ID.5 GTX:百公里綜合耗電量17.1-17.3千瓦時;二氧化碳排放量:0克/公里。車輛的耗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為WLTP(非NEDC)數(shù)據(jù)。
文中車型均為德國版車型。
大眾汽車集團與國軒高科進一步深化合作伙伴關系,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雙方合作旨在推動大眾汽車集團零部件公司薩爾茨吉特工廠的電池電芯工業(yè)化生產,并...
日前,2020中國杰出雇主認證活動于上海隆重舉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及其合資企業(yè)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以及大眾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大眾汽車自動變...
8月7日,央行營業(yè)管理部(北京)發(fā)布兩則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北銀消費金融”)、大眾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大眾汽車...